查看原文
其他

为政|为政者的修养

2016-03-16 常如冰 领导文萃
点击上方“领导文萃”可订阅哦!


孔子说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”。《周易·乾》说:“君子进德修业,忠信,所以进德也。”古人认为,“进德”是“修业”的基石。所谓“德”,古人认为,德通“得”,从词性上讲,是一个动词,有取得、获得的意思。得什么呢?得“道”。“道”就是规律。德,就是顺应规律为人处世。所以,古人以为,德是道的载体,是道的体现。但德又具有内蕴性,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和态度,看不见、摸不着。人们常说某某有德,除了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外,主要是以其言表而得出的,这种言表实实在在存在着,可见可闻。言表实质上是一种状态,我们常把一个人这种外在的状态称为“修养”。所以,可以理出这样一个关系:修养为用,德行为体,德行通过修养体现。修养显乎外,是一种表象,一种精神状态;德行蕴乎中,是一种心理认识,一种精神态度,一种价值评判。因而,提高修养是“进德”的一种有效手段。

所谓修养,通俗地讲,就是在人与旁物、他人以及自己相处时的一种状态。面对外界大千世界及其纷繁复杂的变化,我们的状态是怎样的?面对我们身边的所有人,我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?面对自己的行为和状态,我们又是怎么样的?

以上三种情况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,对普通人而言,这种状态也是总在无时无刻地影响他人、他物和自己,对公职人员而言,那种影响面会更大、更深、更久。在最基层、最具体的办事员身上,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很大一批人,就更不用说制定政策的当权者了,他们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让股票大跌或上涨,就可以让某一类人得利或损益,就可以影响某一区域的发展进程,甚至一方民众的生死命运。可以说,为政者的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形象、个人事业成败得失、所在集体事业的功败垂成,更关乎到某一地区、某一行业、某一群体,甚至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事业发展、利益福祉、命运前途。

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,其实都是公权的践行者。所有好的制度必须有好人好好执行,才能体现制度之好,所以提升为政者自身修养是承载公权运行的关键之关键。

修养与性格、气质有关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“集体无意识”认为:有些不被人意识的行为是祖先生命的残留。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,自然也存在于修养这一现象之中。这说明修养不仅与后天的熏陶有关,也与祖先的生命遗传有关系。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后天对人的塑造是起决定作用的,所以,提升修养主要还是要从教育、自省、实践等方面做起。修身首在端正心态。就是要有敬畏之心,要明白,一己之职,事关政党、政权的前途命运,事关人民的福祉利益,从事某一工作必须要有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、战战兢兢的心态,万不可马虎大意,草率行事。修身重在一身正气。公权行驶关系个人切身利益,利益面前凡事都有可能发生,这就要求掌权者要有足够的定力,面对种种诱惑不动心、不动情、不动手、不出格,正颜厉色,两袖清风。修身难在敢于担当。就是要在危难险阻面前,无所畏惧,迎难而上,敢担当、能担当。要敢于担压,对于违背原则的事情,不管压力来自哪里,都要敢于较真、坚决反对;要敢于担责,只要于工作有利,就不遗余力、不计个人得失认真做好;要敢于担难,对矛盾和问题不敷衍、不回避,着力攻坚克难,认真研究解决。

(摘自《组工文萃》2015年第一期)



推荐阅读观点|资政|仕态|为政|笔记|哲思读史|人物|调查|沟通|品读|言论
阅读: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
荟萃领导艺术
弘扬领导文化
创新领导思维
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,即刻关注
微信号:
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,我们期待您的评论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精彩内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